• 设为首页
  • 工作邮箱
2015年云南省供电监管报告
2016-05-05 10:37 来源:国家能源局云南监管办公室

Aa

字体:
|
|

     为规范供用电市场秩序,提高供电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供电服务,按照国家能源局有关工作要求,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我办组织开展了供电监管暨人民群众满意用电专项监管工作,形成此报告。
    一、基本情况
    此次供电检查采取现场检查、整改复检、重点核查相结合的方式,涉及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大理、丽江、昭通、西双版纳、德宏等6个供电局,占云南电网公司地市级供电企业的35%。
    从检查情况看,大部分受检供电企业能够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供电监管相关规定,按照《供电监管办法》要求,将保障用户合法权益、提升用户用电服务质量放在工作的中心位置。通过提升供电业务水平,规范供电业务行为,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在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服务、供电市场行为等方面满足了《供电监管办法》要求。
    (一)供电质量方面
      受检单位供电质量整体情况满足《供电监管办法》要求。2015年,云南电网公司综合电压合格率为99.182%,其中,供电端(A类)为99.178%,用户端B类为99.544%,C类为99.527%,D类为98.487%。城市居民端电压合格率为99.424%,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为98.252%。
      2015年,云南电网公司综合供电可靠率为99.8702%,累计停电时间为11.37小时,其中:城市地区供电可靠率为99.9506%,停电时间为4.33小时;农村地区供电可靠率为99.8552%,停电时间为12.69小时。
      在供电可靠性管理中,云南电网公司玉溪供电局能够以可靠性指标为指导,以加大基建和技改投入、提高配网硬件水平为手段,通过强化综合停电和配网转供电管理,积极开展配网带电作业和配网快速复电专项工作等措施,有效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水平。2015年6月,在国家能源局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召开的电力可靠性指标发布会上,玉溪供电局供电可靠性指标在全国地市级供电企业中位列前10名。
    (二)供电服务方面
      各受检供电企业都能严格按照《供电监管办法》、《供电营业规则》、《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履行电力普遍服务义务,及时受理用电申请、努力完善办电流程、有效控制各环节办理时限,严格开展用户受电工程设计审查、中间检查和竣工验收,不断加强停电管理和考核、努力缩短计划和故障停电时间,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用电满意度。
      部分供电企业已将供电服务的理念延伸到用户资产,如鹤庆供电有限公司针对区域内具备承试资质的企业有限、部分客户工程通电前无法提供设备试验报告的问题,组织试验班人员无偿为客户开展通电前设备试验工作,确保客户工程按期装表接电。
    (三)供电市场行为方面
      各受检供电企业能够按照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公平无歧视开放电网,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电价政策和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检查时未发现供电企业在办理用电业务时,无正当理由拒绝用户用电申请、对客户受电工程进行“三指定”以及自定电价、擅自变更电价等行为。
      为引导客户受电工程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避免在规范客户工程市场的同时出现制度和管理中空,昆明供电局积极探索客户工程管理新模式,通过建立客户受电工程承揽单位履职情况通报与信息沟通工作机制,构建了监管部门、供电企业、用户以及设计和施工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平台,引导客户受电工程市场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大理供电局电价政策执行非常到位,严格征收限制类和淘汰类用电企业差别电费,认真收取自备电厂发电机组系统备用费和各项政府性基金,并及时退还经政府相关部门认证、属于资源综合利用机组的系统备用费。
    (四)其它方面
      一是认真落实电力帮扶政策,积极开展独龙江电网建设。“十二五”期间,云南电网公司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整乡推进、整族帮扶”的要求,累计投入9600多万元解决怒江贡山独龙族乡的用电难问题,完成了难度最大、风险最高、单位成本最高的国内首个20千伏乡镇独立电网,实现了全乡户户通电;为使独龙族同胞享受到“优质、方便、规范、快捷”的电力服务,怒江贡山供电局还在独龙江设立了供电所,负责独龙江电网的运行维护和全乡1189户用户的供用电服务,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独龙族同胞的一致好评。
      二是深入开展昭地震灾区的保供电工作,确保灾民用电安全。2014年8月3日,云南昭通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确保灾区人民用上安全电、放心电,针对当地高寒山区气候特点,昭通供电局认真组织开展灾区冬季安全用电专项大检查,安排专人对158个灾民安置点,10161顶帐篷进行安全检查,共排查安全隐患387起,并在各安置点公布临时抢修电话,24小时为安置点住户提供电力故障抢修服务。为了保证灾民用电安全,昭通供电局将安全用电宣传作为了一项重要服务内容,定期对安置区电力线路、开关、插座等进行检查,同时,通过开辟“绿色通道”、抽调了业务素质较强和服务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到受灾最严重的龙头山营业室办理业务,保证了灾区人民的用电需要。为解决灾区重建负荷增长过快的问题,云南电网公司抓紧实施总投资5亿元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有效确保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
    二、存在的问题
    (一)供电质量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电压监测仪设置数据不满足《供电监管办法》要求,如:德宏供电局A类电压监测点应设40台,实际设置31台;陇川供电局B类电压监测点应设6台,实际设置2台;
      二是电压监测仪的设置位置不能客观反映客户用电电压情况,如:鹤庆供电公司设置的3个C类电压监测仪中有2个设置在公司自有小水电厂区内;
      三是部分用户端电压合格率的统计范围有待进一步理清,如:大理供电局将设置在所有变电站110千伏和35千伏母线的电压合格率统计为B类电压合格率,不符合《供电监管办法》要求;
      四是部分供电企业使用的电压监测管理系统存在问题,部分数据出现紊乱,如:德宏供电局2014年2月份“供电电压质量报表”,部分监测点的月度运行时间超过40天;该局使用的“泰利丰电子——仪表数据服务中心(WEB版)”电压监测系统,同一监测点在德宏供电局和陇川供电局调取的数据不同;
      五是州(市)级供电企业和下属县级供电企业在B类电压监测点的设置、管理界面有待进一步理清。
    (二)客户工程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业扩资料审验不细致,整理不规范。如鹤庆荣鑫墙体材料有限公司业扩资料存在设计单位设计资质过期的问题,设计图纸上已注明设计单位云南希邦电力勘查有限公司资质有效期至2013年6月30日,但仍在2014年3月10日承担该工程的设计;北衙矿业降尘临时抽水变的业扩资料中,时间出现多处涂改,出现同一张变压器测试报告有两个测试时间的问题。
      二是部分供电企业存在对承揽客户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进行资质审核、查验和报批,如:2013至2015年,大理城区供电局(大理供电有限公司)分别对云南正源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云南云汇电力设计有限公司、云南建工安装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资质进行审核;
      三是部分供电企业客户工程管理混乱,如德宏供电局、陇川供电局,2014年度客户受电工程存在工程档案资料涂改、工程设计或委托施工时间在客户正式报装申请之前、个别施工企业使用伪造的承装(修、试)许可证在区域内承揽客户工程、客户受电工程缺失设备试验环节等问题。
    (三)电价和相关政策的执行有待进一步规范
      一是个别客户用电类别核定错误,如:德宏供电局将盛世同佳小区、泛来壹城等四个小区居民用电类别核定为“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
      二是对自备电厂征收系统备用费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与国家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如:德宏供电局未征收云南省盈江星云有限公司、云南德宏英茂糖业有限公司龙江糖厂的自备电厂系统备用费,上述两家用电企业自发自用电量也未按要求缴纳政府性基金及附加;
      三是未严格执行新建机组转入商业运营有关规定,为规范新建发电机组进入商业运行管理,2011年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出台了《发电机组进入及退出商业运营管理办法》,但德宏供电局并未按照《发电机组进入及退出商业运营管理办法》要求开展相关工作,2011年11月1日后并网的10家电厂,在机组满足商业运营条件前,未按照调试期电价进行结算。
    三、监管意见
      一是进一步细化供电质量管理相关配套文件。目前,供电企业普遍采用的供电可靠率指标为中压即10千伏配电变压器的停电时间,而用电端的电压质量,如D类(居民端)则是按照每百台配电变压器选择1个电压监测点的要求进行设置,由于标准较为宽松,监测点的选择余度很大,造成供电质量指标逐年攀升,而供电质量特别是电压质量方面仍存在大量投诉。建议国家能源局进一步细化管理标准,使供电质量相关指标能够落到实处。
      二是建议尽快制定出台支持配网发展的相关配套文件,加大政策保障力度。配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千家万户,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加大配网建设资金扶持力度,建议有权部门尽快制定出台“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配电网投资、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快研究税收扶持政策”等相关政策文件,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和《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的贯彻落实提供政策支撑。
      三是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加大对电网企业配网改造资金投入的监管力度。加大对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的监管,明确配网在电网投资中的比重,逐步改变长期以来电网企业“重主网、轻配网”的倾向。加强对配电网的资金投入力度、投资行为的考核与评估,开展配电网建设改造专项监督与检查,结合实际、建立闭环管理机制。
      四是加快电网智能化和配电自动化建设。逐步提升配电自动化覆盖率,提高配电网运行监测、控制能力,实现配电网可观可控,变“被动报修”为“主动监控”,缩短故障停电时间;结合部分地区电力产能过剩的实际,争取将居民生活用电纳入市场化建设的内容,不断推进电力市场化建设,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电力发展带来的红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