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底,玉溪市无电人口改造工程涉及的最后2314人已经全部用上了电,在全省16个州市中首家实现农村人口户户通电。
惠及约2200多万农村居民
自1998年以来,云南电网公司共在全省11个州市101个县累计投资了105亿元,实施了包括无电人口通电工程在内的多项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平均每年投资额超过10亿元。10年来累计改造一户一表约500万户,解决了约58万户无电人口的通电问题。十年来,云南电网公司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实施无电人口通电及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一是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减轻了农民负担。目前,云南电网公司负责电网改造的95个县范围内,凡完成一户一表改造的地区已经实现了城乡用电同价,惠及约2200多万农村居民(约占全省农村居民总人口的80%),累计为农民减轻负担近40亿元。
二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农网改造工程使农村用电普及率、用电量和供电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改善了农村经济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电力开始广泛服务于农村生活,保障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2007年,云南电网公司系统县及县及下人均生活用电量比1998年增长了一倍多。
三是对农村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无电人口通电改变了农村能源使用结构,电力资源的充分应用,减少了森林砍伐,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对防止水土流失、河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等起到积极作用。
四是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发展。通过农村电网建设改造,理顺了农电管理体制,实现了“五统一”(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统一考核)、“四到户”(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和“三公开”(电量公开、电价公开、电费公开)。
五是农村电网更加坚强。通过实施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安全性、可靠性及电能质量水平获得了较大提高。
玉溪无电人口每户投资14249元
云南电网公司高度重视农村电网发展,在主干网架和城市电网发展的同时,从1998年至2008年3月底,先后累计投资7.12亿元,以服务“三农”为目的,通过电网延伸方式,为提高玉溪市农民生活水平,开拓农村用电市场,繁荣农村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
其中,1998年至2003年8月启动的“两改一同价”工作共完成投资5.2亿元,使农村电网实现了“质”的提升,使玉溪地区5个县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每年减轻农民负担5000多万元。2004年10月至2007年底,投资9135.6万元实施城网建设改造工程。2005年12月至2007年底,投资9196万元实施完善西部农网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了玉溪农村电网改造的覆盖面,更好地满足了农村用电增长的需求。
但是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截至2007年底,玉溪市新平、元江、易门三县14个村委会23个自然村634户2314人口仍没用上电。玉溪供电局周密研究部署,对内强化管理与监督,对外依靠各级政府,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施工条件艰苦、安全风险大等困难,从2007年11月启动前期工作开始,仅用了5个月就顺利竣工。新建10千伏线路
25.4万无电人口有望“十一五”末用上电
据介绍,截至2007年底,云南电网供电范围内的101个县(市、区)中尚有无电人口25.4万户,户通电率约96.7%,尚有无电行政村59个。这些无电人口主要分布在昭通、思茅、红河、临沧等地区,其中昭通地区最多。
云南省地形、地貌复杂,山区面积达94%,无电人口居住分散,多分布在偏僻的山寨,大部分无电村没有路,交通十分困难,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条件十分恶劣。据了解,云南电网内的无电村中以电网延伸方式户均投资高于1.5万元的共有837个自然村,1.56万户。全部无电人口通电的平均户均投资在8000元以上。全部完成云南电网公司范围内25.4万户、59个无电行政村所需投资超过20亿元。
“十一五”后3年,云南电网公司将加大力度,根据无电农户居住地域的特点,以电网延伸方式为主进行通电。对远离电网的偏远村寨采用光伏发电、开发小水电、生物质发电等多种方式。对无电人口数量相对较少的昆明、西双版纳等地区,争取尽快实现户户通电。争取到2010年底基本解决云南电网公司负责范围内59个行政村、25.4万户无电人口通电问题。